志愿军侦察兵秘密潜伏,2人被毒蛇咬,坚忍不动中毒牺牲
【英雄侦察兵张兰亭的伏击战】
1953年6月8日清晨,朝鲜战场硝烟未散。38军114师指挥部里,28岁的侦察队长张兰亭挺直腰板,向师参谋长关豁明敬了个标准的军礼。这位被誉为侦察兵之王的特等功臣,此刻正接受一项关键任务:带领一个侦察排深入敌后,活捉敌军俘虏舌头。
说起张兰亭,在志愿军中可是个传奇人物。从第一次战役到第四次战役,他屡次深入虎穴抓俘虏,不仅荣获二级战斗英雄称号,还在1952年登上天安门观礼台,受到中央首长亲切接见。如今,这位身经百战的侦察英雄,又要面临新的考验。
夜幕降临后,张兰亭带着侦察排悄然出发。他们的目标是榆井里——这个曾经炊烟袅袅的村庄,如今只剩断壁残垣。但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它成为三条山间小路的交汇点,正是设伏的绝佳地点。战士们踩着弹坑,穿过齐腰深的蒿草,像影子般潜入敌军碉堡附近的伏击点。
九班负责正面,七班、八班两侧策应。张兰亭低声部署。战士们迅速伪装隐蔽,连呼吸都刻意放轻。可天刚蒙蒙亮,两架敌机突然贴着树梢呼啸而过,螺旋桨卷起的气流震得树叶簌簌下落。张兰亭心头一紧:难道暴露了?他眯眼观察许久,才发现这是敌军例行的黎明侦察。
展开剩余64%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。韩军先是朝草丛胡乱炮击,接着又用机枪漫无目的地扫射。子弹擦着战士们的钢盔飞过,但所有人都像扎了根似的纹丝不动——出发前队长就严令:就算炮弹落在身边,没命令绝不许动!
六月的朝鲜,烈日把地面烤得发烫。战士们脸上爬满汗珠,蚊虫围着伤口打转。有人想起上次潜伏时,两位战友被毒蛇咬伤却坚持到牺牲的惨痛教训。张兰亭悄悄摸出块石头垫在下巴下,嚼着苦涩的草根保持清醒。突然,他瞳孔一缩:两个韩军士兵正晃悠悠走来,一个扛铁锹,一个挎着M1步枪。
准备!这声轻若蚊呐的口令让所有战士瞬间绷紧神经。当敌人走到三米开外时,侦察兵王德明如猎豹般跃起。背铁锹的韩军刚转身就被绊倒,眨眼间被拖进草丛;持枪的敌人还没扣动扳机,就被九班长一枪撂倒。
开火!张兰亭的怒吼划破长空。六零炮和机枪同时咆哮,敌碉堡顿时淹没在火海中。短短180秒,30名韩军全部毙命,而侦察排竟毫发无损!等敌军炮兵反应过来时,战士们早已带着活情报凯旋。炊事班送上热饭菜时,张兰亭却望着缴获的军刀若有所思——他知道,这场智慧与勇气的较量,远未结束。
这场经典伏击战很快在志愿军推广。正如张兰亭常说的:胜利从不会轻易到来。正是无数这样的机智果敢,最终铸就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。
发布于:天津市- 上一篇:000590,控制权拟变更
- 下一篇:没有了